![]() 通訊終端、通訊方法及程式
专利摘要:
一種通訊終端,包含:一通訊部,配置為與一外部設備執行非接觸通訊;一警報部;及一控制部,配置為決定通訊部與外部設備之通訊狀態,且如果通訊狀態被決定為一通訊錯誤狀態,則控制部配置為依據通訊錯誤時之通訊資料,使警報部發出一警報以提示一使用者改變通訊終端與外部設備之一相對位置。 公开号:TW201301826A 申请号:TW101109665 申请日:2012-03-21 公开日:2013-01-01 发明作者:Suguru Sekita 申请人:Felica Networks Inc; IPC主号:H04M1-00
专利说明:
通訊終端、通訊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相關於一種通訊終端、一種通訊方法及一種程式。 最近幾年,像是非接觸式IC(積體電路)卡、RFID(射頻識別)標籤、或具有非接觸式IC晶片(以下簡稱為IC卡)等之行動電話的通訊設備已經變成普及。這些設備能夠與讀取器/寫入器(或包括讀取器/寫入器之通訊終端,其後將被簡稱為“讀取器/寫入器”)執行非接觸式通訊。 一個通訊設備(如讀取器/寫入器,一IC卡或是類似者),使用具有特定頻率的載波,例如13.56MHz等。具體來說,一個讀取器/寫入器發送包含載波訊號的載波,而IC卡藉著附載調變經由天線接收載波而回傳回應所接收載波之回覆訊號。藉此而在讀取器/寫入器與IC卡之間通訊。 例如,一個相關的技術已經被揭露,在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號2010-211577。 此外,至少執行非接觸通訊的IC卡或是讀取器/寫入器的其中之一不是固定的,而是可移動式的。因此,非接觸通訊有時候會因為讀取器/寫入器與IC卡的相對位置而故障。在這種情況下,讀取器/寫入器與IC卡的使用者必須消除通訊故障狀態。然而有些狀況中,使用者不被通知通訊故障的原因以及如何消除該原因。於是,使用者不被允許適當地擺脫通訊故障狀態。 因此,當非接觸通訊中通訊故障時,需要提供一個通訊終端、一種通訊方法與一種程式,能夠適當地消除通訊故障狀態。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通訊終端,包括:一通訊部,配置以與外部設備執行一非接觸通訊;一警報部;及一控制部,經組構而決定與外部設備之通訊部的通訊狀態,如果決定出通訊狀態是通訊錯誤狀態,則基於在通訊錯誤時之通訊,而使控制部經配置而使警報部發出一個警報以提示使用者改變通訊終端與外部設備的相對位置。 再者,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提供一種通訊方法,包括:一通訊終端與對外部設備執行非接觸通訊;通訊終端決定出與外部設備之通訊狀態;以及如果決定出通訊狀態是通訊錯誤狀態,則依據在通訊錯誤時之通訊資料,而使通訊終端的警報部發出一個警報以提示使用者改變與該外部設備的通訊終端之相對位置。 再者,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程式以供電腦執行處理,包含:一通訊終端,與對外部設備執行非接觸通訊;該通訊終端決定與外部設備的通訊狀態;如果決定出通訊狀態是通訊錯誤狀態,則根據在通訊錯誤時之通訊資料,而使通訊終端的警報部發出一個警報以提示使用者改變與該外部設備的通訊終端之相對位置。 如上所述,本發明讓使用者在非接觸通訊的通訊故障時,可能適當地消除一個通訊故障狀態。 接下來,本發明提供較佳的實施例來詳細描述,並附圖參考。 因此,在本說明書與圖之中,基本上相同功能構件給予相同的參考編號,因此重複描述將被省略。 就這點而言,將按照下列順序描述。 1.通訊系統之簡介 2.通訊終端之組構 3.在通訊故障時之警報處理流程 4.總結 1.通訊系統之簡介 根據本實施例,將描述通訊系統10,並參考第1圖,第1圖係顯示通訊系統10之組構圖。 通訊系統10透過非接觸無線通訊來傳遞與接收通訊資料。通訊系統10包含一通訊終端100,其中通訊終端包含安裝有一讀取器/寫入器與一IC卡200的IC晶片。在本實施例中,通訊終端100是一行動終端,例如行動電話。在這方面,通訊系統10可包括一自動驗票門以有讀寫功能的通訊終端來取代行動終端。再者,本實施例之中,IC卡200相當於外部設備。不過,如行動電話的行動終端安裝IC晶片之類的,也是外部設備。 在通訊系統10之中,一載波具有特定頻率(例如13.56MHz)被使用於通訊。具體來說,通訊終端100傳遞包含載波訊號的載波,且經由稍後說明的通訊天線204接收載波的IC卡200回傳回應回覆訊號至所接收載波。因此,在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之間執行通訊。 接下來,參閱第2圖,將描述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組構示意圖。第2圖係顯示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之電路示意圖。 如第2圖所示,通訊終端100包括一調變部102與一通訊天線104,是通訊部的一個例子。 調變部102從未畫在圖上的控制部接收載波訊號的生成指令,且產生回覆指令的載波訊號。在這方面,載波訊號可包括如各種IC卡200的處理指令與待處理的資料。 例如通訊天線104有一線圈,線圈有一已知的電感,而且傳遞載波,載波包括由調變部102產生的載波訊號。再者,通訊天線104接收發自IC卡200的回覆訊號。就這方面而言,在第2圖之中,描述了通訊天線104包含一個包含線圈與一電容的諧振電路的一個例子。 如第2圖描述,IC卡200包含通訊天線204與一裝載體Z,裝載體Z等同闡明IC晶片封裝在IC卡200上。 通訊天線204包含如一有已知電感的線圈而且接收包含載波訊號的載波,載波從通訊天線104傳遞而來。再者,通訊天線204可以藉由負載調變對接收到的載波製造一個載波回覆。 在這方面,通訊終端100偵測通訊天線104之天線末端P的電壓,以使解調從一IC卡200接收的的回覆訊號是可能的。 順便說,在通訊系統10中,如果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相對距離)對非接觸通訊而言是適當位置,則執行正常通訊是可能的。然而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具有可攜性,如此一來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是易於改變的。於是非接觸通訊有時根據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而故障。 舉例來說,在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距離超過非接觸通訊合適的距離的情況下,或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對不準位置等的情況下,非接觸通訊有時會故障。在非接觸通訊故障之時,必須擺脫通訊故障狀態。然而這些案例之中,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使用者不知道通訊故障的原因及如何消除故障。因此使用者不可能適當地排除通訊故障狀態。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實施例,在通訊系統10之中,如果通訊狀態被決定出為通訊錯誤狀態,在通訊錯誤時依據通訊資料執行處理程序(在通訊故障之時的警報處理程序)來給一個警報以提示使用者改變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例如移動通訊終端100)。因此,使用者依據警報內容,被允許藉由改變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來排除通訊錯誤狀態。關於這個問題,在通訊故障之時的警報處理流程的細節將在稍後描述。 2.根據本實施例之通訊終端配置 參閱第3圖,依據本實施例,將描述一個通訊終端100的詳細組構。第3圖係顯示通訊終端100之詳細組構圖。 如第3圖所示,通訊終端100包含一天線線圈402、一諧振電容404、一非接觸通訊IC406、一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且為控制部之一範例、一電壓量測部410、一顯示部412、一振動部414、一LED416且為發光部之一範例、一揚聲器418且為聲音輸出部之一範例、以及一加速部420且為移動偵測部之一範例。 在第2圖中,天線線圈402與諧振電容404構成通訊天線104。再者,天線線圈402與諧振電容404構成一諧振電路。 在通訊終端100中,非接觸通訊IC406執行非接觸通訊的功能。在非接觸通訊之時,非接觸通訊IC406決定是否能從IC卡200發出的通訊資料接收資料。 在此,參閱第4圖,將描述通訊終端100從IC卡200接收的通訊資料。第4圖係顯示通訊資料之資料結構圖。如第4圖所示,從IC卡200接收的通訊資料是封包資料,並包含一前導碼(preamble)、一同步碼(同步code)、一資料主體(data main body)(也簡稱為“資料”)及一循環冗餘檢查(Cyclic Redundancy Check)。 為了在非接觸通訊中獲得同步,配置了前導碼。同步碼相當於附加部分,也是一種指示資料主體之初始位置的編碼。資料主體是由通訊終端100處理的實際資料。循環冗餘檢查偵測到通訊資料中的一個錯誤。關於這個問題,通訊資料被接收的順序依序為前導碼、同步碼、資料主體及循環冗餘檢查。也就是說,前導碼是第一個被接收的,而循環冗餘檢查是最後一個被接收。 非接觸通訊IC406在通訊故障時決定出通訊資料中的通訊錯誤部分。具體來說,如第5圖所示,非接觸通訊IC406決定封包資料之中,無論是在前導碼、同步碼、資料主體或是循環冗餘檢查之中,通訊錯誤已經發生了。非接觸通訊IC406按照前導碼、同步碼、資料主體及循環冗餘檢查的順序執行錯誤。例如,如果在前導碼判定有錯誤,錯誤的決定不被執行於同步碼、資料主體及循環冗餘檢查。因此,變的可能減少決定的時間,非接觸通訊IC406輸出一個決定的結果給行動電話控制部408。 第5圖係顯示通訊故障之範例圖。第5圖中,故障範例1說明一個通訊故障已經發生在封包資料中之前導碼的情況下。故障範例2說明一個關於通訊故障已經發生在同步碼的情況下。故障範例3說明一個通訊故障已經發生在資料主體的情況下。故障範例4說明一個通訊故障已經發生在循環冗餘檢查的情況下。 電壓量測部410量測在通訊天線104中的天線末端P之電壓。而電壓量測部410輸出天線末端P之電壓的測量結果給行動電話控制部408。 在本實施例中,至少顯示部412、振動部414、LED416,及揚聲器418其中之一可以當警報部,發出一個警報以提示使用者改變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移動通訊終端100)。 顯示部412顯示各種資訊(訊息),顯示部412顯示訊息提示使用者在與IC卡200非接觸通訊故障的時候,改變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例如,如第6圖所示,顯示部412顯示訊息提示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 第6圖描述一種狀態,即在非接觸通訊故障之時,顯示部412顯示訊息提示使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第6圖中所示,在一個顯示範例1及顯示範例3之中,顯示了提示使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可往上、下、右或左移動的訊息。顯示範例1與顯示範例3的不同在於顯示範例1的例子中,通訊終端100的位移量是小的,在顯示範例3的例子中,通訊終端100的位移量是大的。同樣地,在顯示範例2與顯示範例4之中,圖示說明了訊息提示使用者稍微移動通訊終端100往右邊方向。顯示範例2與顯示範例4的不同是在顯示範例2的例子中,通訊終端100的位移量是小的,而顯示範例4的例子中,通訊終端100的位移量是大的。 振動部414有一振動器,是用來振動通訊終端100的主體。振動部414在非接觸通訊故障時振動,所以可以給一個警報以提示通訊錯誤狀態。而且振動部414在非接觸通訊故障時,能以不同程度的振動來振動。例如,提示使用者很大的移動通訊終端100的情況下,振動部414可很大的振動,提示使用者稍微移動通訊終端100的情況下,振動部414可稍微振動。同樣地,振動部414也可改變振動模式(節奏)以指定通訊終端100的移動方向。 LED416發出多個顏色的光。LED416在非接觸通訊故障時發光以提示使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例如LED416可發紅色光以提示使用者往左移動通訊終端100,且LED416可發藍色光以提示使用者往右移動通訊終端100。還有,LED416可改變發光的模式(例如,改變發光時間週期)以對不同通訊終端100的移動量發出警報。 揚聲器418輸出一聲音。揚聲器418在非接觸通訊故障時輸出聲音(例如第6圖中,顯示在顯示部412的訊息語音)以提示使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 在這方法之中,顯示部412的警報部或其他提供警報以提示使用者改變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移動通訊終端100)以讓使用者知道非接觸通訊故障的解決之方法。因此,使用者依據警報內容改變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移動通訊終端100)而可能消適當地消除通訊錯誤狀態。 加速部420在顯示部412中的警報部或其他部發出警報時,偵測通訊終端100或其他的移動。例如,當使用者已移動通訊終端100時,加速部420偵測到通訊終端100的角度與位移,加速部420輸出通訊終端100的偵測結果到行動電話控制部408。 行動電話控制部408控制整個行動電話,行動電話即是通訊終端100。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依據非接觸通訊IC406接收資料的決定的結果來決定通訊天線104與IC卡200的通訊狀態。而如果行動電話控制部408決定出通訊狀態是通訊故障狀態,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在通訊錯誤之時,依據通訊資料使顯示部412的警報部(或其他)給一個警報以提示使用者改變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移動通訊終端100)。因此,使用者依據警報內容改變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移動通訊終端100)。 行動電話控制部408根據第4圖中封包資料的通訊錯誤部分,以對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之不同的改變量(位移量)發出警報。特別是,行動電話控制部408決定出從IC卡200之封包資料(例如,前導碼)的初期接收的順序的一部分之中在通訊錯誤時的通訊終端100的位移量,較在具有晚期接收的順序的一部分(例如循環冗餘檢查)之中通訊錯誤時的通訊終端100的位移量為大。 在此,將描述依據封包資料中的通訊錯誤部分,藉由各種通訊終端100的位移量發出警報的原因。如先前所述,第4圖中的封包資料依照前導碼、同步碼、資料主體、及循環冗餘檢查的順序被接收。非接觸通訊IC406依照前導碼、同步碼、資料主體、及循環冗餘檢查的順序執行錯誤的決定。在同步碼中的通訊錯誤的情況下,假設通訊錯誤在資料主體與循環冗餘檢查之中有很高可能性會可能發生,因而假設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之間的通訊狀態是不良的。在另一方面來說,在循環冗餘檢查中的通訊錯誤的情況下,在前導碼、同步碼及資料主體被決定之前是沒有錯誤的,從而假設通訊錯誤的程度是小於在前導碼的通訊錯誤。反之,在前導碼與同步碼中的通訊錯誤的情況下,可以說通訊狀態可能是很糟糕的。 因此,根據本實施例,通訊終端100在循環冗餘檢查的通訊錯誤的情況下,發出警報來稍微移動通訊終端100,及通訊終端100在前導碼或同步碼的通訊錯誤的情況下,發出警報來大量地移動通訊終端100。於是,根據在封包資料中的通訊錯誤部分發出如通訊終端100位移量的改變的警報,以讓使用者被允許適當地消除通訊錯誤狀態。 如果行動電話控制部408決定出在加速部420已經偵測到通訊終端100的位移之後通訊錯誤仍繼續,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警報部發出警報到顯示部412等來往與加速部420偵測的移動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動(例如,相反方向)。因此,即如果在即時警報後,藉由通訊終端100的移動後通訊錯誤沒有消除,則使用者藉由不同於之前的位移方向移動通訊終端100來消除通訊錯誤是可能的。尤其是藉由發出警報來提示使用者往相反方向移動,在惡化通訊錯誤狀態的即將移動的方向的情況下,可能有效地排除通訊錯誤狀態。 如果行動電話控制部408決定出在封包資料的前導碼或同步碼之中已經發生通訊錯誤,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電壓量測部410測量天線末端P的電壓。同時如果行動電話控制部408決定出在封包資料的資料主體或循環冗餘檢查之中已經發生通訊錯誤,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不使電壓量測部410測量天線末端P的電壓。這是因為在通訊錯誤發生在前導碼或同步碼的情況下,通訊錯誤的程度很大,因此為了排除通訊錯誤,需要使用天線末端P的測量電壓。 當行動電話控制部408決定出通訊狀態是通訊錯誤狀態時,在電壓量測部410量測天線末端P的電壓之後,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警報部發出警報到顯示部412等來提示使用者改變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而如果在警報部發出警報後再次測量的天線末端P的電壓比警報前測量的電壓小時,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警報部以改變警報的模式來發出警報。例如,即將警報之前為了往不同於通訊終端100的位移方向的方向移動,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警報部發出警報。因此通訊終端100的導引位移以使通訊天線104位於合適的位置來與IC卡200通訊,所以排除通訊錯誤狀態變的更容易。 通訊終端100有一中央處理器(CPU)(構成上述的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一唯讀記憶體(ROM)、一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等。CPU將從ROM或外部儲存裝置讀取的程式載入到RAM,並執行程式以達成各種處理流程(在通訊故障時,警報處理流程等稍後描述)。就這方面而言,程式可被記錄媒體(recording medium)記錄或透過網路下載。 3.通訊故障時的警報處理流程。 請參閱第7A圖與第7B圖,將描述在通訊故障時的警報處理流程。第7A圖與第7B圖係顯示通訊故障時的警報處理流程之流程圖。這個處理流程是藉由CPU執行儲存在ROM等的程式來達成。 在第7A圖中的流程圖是從通訊終端100的電源被開啟的狀態開始。首先,通訊終端100的非接觸通訊IC406決定出是否有從IC卡200來的載波(步驟S102)。 如果在步驟S102中決定出沒有從IC卡200來的載波,則非接觸通訊IC406等待從IC卡200來的載波。 在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驟S102中決定出有從IC卡200來的載波,則非接觸通訊IC406決定是否能或不能從IC卡200接收資料(步驟S104)。簡單來說,非接觸通訊IC406決定是否能接收包含資料的載波訊號,或是不能。 如果在步驟S104中決定出資料接收是可能的,則非接觸通訊IC406執行正常訊號處理流程(步驟S106)。例如,非接觸通訊IC406執行接收的資料的訊號處理流程。因此,這種處理流程就終止了。 如果在步驟S104中決定出資料接收是不可能的,則非接觸通訊IC406執行錯誤的決定(步驟S108)。具體來說,非接觸通訊IC406決定出從IC卡200來的封包資料(第4圖)的哪一部分發生錯誤。此時,非接觸通訊IC406在封包資料的前導碼、同步碼、資料主體與循環冗餘檢查的順序中執行錯誤的決定(就是說是通訊資料接收的順序)。 在循環冗餘檢查部分的錯誤的情況下 在步驟S108中,如果循環冗餘檢查被決定出為錯誤(第5圖中的故障範例4),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顯示部412顯示,例如第6圖中,如顯示範例1描述,訊息說明[稍微往上、下、右或左移動](步驟S110),看到在顯示部412顯示的訊息的使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往上、下、右或左來排除通訊故障狀態。在這方面,使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的方向被加速部420偵測到。 其次,非接觸通訊IC406再次決定是否能或不能從IC卡200接收資料(步驟S112)。具體來說,如果非接觸通訊IC406在步驟S110的顯示之後偵測通訊終端100的位移,則非接觸通訊IC406決定資料接收是否可能或不可能。 在步驟S112中,如果通訊狀態藉由通訊終端100的位移已經改善,而決定出能接收資料,則非接觸通訊IC406執行步驟S106中上述的訊號處理流程。 在步驟S112中,如果在通訊終端100位移之後決定出資料接收是不可能的,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顯示部412顯示訊息說明往相反方向[稍微移動]到即將移動的方向(步驟S114)。例如,在步驟S110中,如果加速部420偵測通訊終端100在顯示之後已經往左邊的方向移動,如第6圖中顯示範例2的描述,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顯示部412顯示訊息說明[往右方向稍微移動]。看到顯示在顯示部412的訊息的使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往右邊方向來排除通訊故障狀態。 再者,在步驟S112中,非接觸通訊IC406在相同的方式之下,決定是否能或不能從IC卡200接收資料(步驟S116)。而在步驟S116中,如果決定出能接收資料,則非接觸通訊IC406在步驟S106中執行訊號處理流程。 在步驟S116中,如果決定出不能接收資料,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顯示部412顯示通訊故障(例如第9圖的顯示)(步驟S118)。 因此,處理流程終止,並且使用者重試移動。在這方面,步驟S116中,如果決定出接收資料是不可能的,則步驟S108錯誤的決定出可能再次重複代替通訊故障的顯示。 在資料主體錯誤的情況下 步驟S108中,譬如說,如果資料主體被決定出為錯誤狀態(第5圖中的故障範例3),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顯示部412顯示訊息說明[往上、下、右或左移動],如第6圖中的顯示範例3所描述(步驟S120)。顯示在步驟S120的訊息內容與顯示在步驟S110的訊息內容不同,而是提示使用者大幅地移動通訊終端100。 再者,非接觸通訊IC406再次決定是否能或不能從IC卡200接收資料(步驟S122)。在步驟S122中,如果決定出能接收資料作為通訊終端100位移的結果,則非接觸通訊IC406執行上述在步驟S106中之訊號處理流程。 在步驟S122中,如果決定出不能接收資料作為通訊終端100位移之後的結果,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顯示部412顯示訊息說明往相反方向[移動]到即將移動方向(步驟S124)。舉例來說,在步驟S120的顯示之後,如果加速部420偵測到通訊終端100往左邊方向移動,如第6圖中的顯示範例4的描述,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顯示部412顯示訊息說明[往右邊方向移動]。 再者,在如步驟S122的相同之方法中,非接觸通訊IC406決定是否能或不能從IC卡200接收資料(步驟S126)。而在步驟S126中,如果決定出資料接收是可能的,則非接觸通訊IC406執行步驟S106中之訊號處理流程。 在步驟S126中,如果決定出資料接收是不可能的,則非接觸通訊IC406再次執行步驟S108中的錯誤的決定。再次執行錯誤的決定的原因是資料接收中的故障可能是藉由除了封包資料(例如CRC)中的資料主體外的部分發生的錯誤所造成,因此必須排除這種錯誤。 在同步碼或前導碼錯誤的情況下 在步驟S108中,如果決定出封包資料中的同步碼或前導碼是錯誤的(在第5圖中的故障範例1與故障範例2),則電壓量測部410檢查通訊天線104中的天線末端P的電壓(步驟S128)。 再者,移動電話控制部408如上述步驟S120中相同的方法,使顯示部412顯示訊息說明[往上、下、右或左移動](步驟S130),因此使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當通訊終端100被移動時,電壓量測部410決定出天線末端P的電壓是否隨著通訊終端100的位移的結果而增加或減少(步驟S132)。 在步驟S132中,如果決定出天線末端P的電壓已經減少,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顯示部412顯示訊息說明[請移動]往相反方向到即將移動的方向(步驟S134)。例如在步驟S130中的顯示之後,如果加速部420偵測到通訊終端100往左邊移動,則行動電話控制部408使顯示部412顯示訊息說明“往右邊方向移動”。 再者,非接觸通訊IC406再次決定從IC卡200接收資料是否可能或不可能(步驟S136)。在步驟S136中,如果藉由通訊終端100的位移決定出資料接收為可能,則非接觸通訊IC406執行上述在步驟S106中的訊號處理流程。 在步驟S136中,如果當通訊終端100已經移動時決定出資料接收為不可能,則非接觸通訊IC406再次執行步驟S108中的錯誤的決定。再次執行錯誤的決定的原因是資料接收的故障可能是因封包資料中同步碼或前導碼以外的部分中發生的錯誤所造成的(例如循環冗餘檢查部分),因而需要排除錯誤。 在步驟S132中,如果決定出天線末端P的電壓已經增加,則非接觸通訊IC406再次決定是否能或不能從IC卡200接收資料(步驟S138)。在步驟S138中,如果決定出資料接收為可能,則非接觸通訊IC406執行上述步驟S106中的訊號處理流程。 在步驟S136中,如果決定出資料接收為不可能,則非接觸通訊IC406再次執行步驟S108中的錯誤的決定,與步驟S136的方法相同。 根據上述本處理流程,在非接觸通訊故障時(第6圖),藉由使顯示部412顯示訊息移動通訊終端100,可能提示使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根據使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到適當的位置以至於在通訊故障時可能進行適當恢復。 就這方面而言,處理流程中,顯示部412顯示訊息來提示使用者在通訊故障時移動通訊終端100。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為了移動通訊終端100,警報可以是由揚聲器418、LED416的發光、及振動部414的振動等輸出。 並且警報可以由顯示部412、揚聲器418、LED416、及振動部414等複數個部位結合發出(例如顯示部412的顯示與LED416的發光)。 4.總結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例,在通訊終端100中,通訊天線104與IC卡的通訊狀態是被決定出來的,如果決定出通訊狀態是通訊錯誤狀態,則警報部如顯示部412等依據通訊錯誤時的通訊資料發出警報,提示使用者改變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使用者藉由警報部發出的警報內容,變得知道對策去抵制非接觸通訊故障。於是使用者依據警報內容改變通訊終端100與IC卡200的相對位置(移動通訊終端100)以能適當地排除通訊錯誤狀態。 在此,根據本實施例與在第8圖與第9圖中描述的比較之範例相比,進一步描述通訊終端100的效用。第8圖係顯示如比較之範例的通訊終端配置圖,第9圖係顯示如比較之範例的通訊終端的顯示部的顯示範例。 首先,將描述比較之範例。在非接觸通訊故障時,通訊終端700的顯示部712根據比較之範例顯示訊息(通訊錯誤的訊息),描述於第9圖。於是看到第9圖中的訊息的使用者知道了通訊錯誤狀態,但是不知道通訊錯誤的原因與恢復的方法。因此使用者在通訊錯誤發生的時候很難適當地排除通訊錯誤狀態。 相比之下,第6圖中描述的本實施例中,顯示訊息提示使用者移動通訊終端100來排除通訊錯誤。因此,不像第9圖中描述的顯示,而是使用者被允許知道具體對策,從而讓使用者排除通訊錯誤狀態變得很簡單。 還有,根據本實施例,在通訊終端100中,不像第8圖中描述的通訊終端700的配置圖,而是檢查電壓量測部410的量測結果,並回報給警報部,從而移動通訊終端100以至於通訊天線104位於合適的位置是可能的。 上述中,參考附圖已經詳細描述本發明中較好的實施例,而本發明不以此範例為限。凡精於此項技藝者當可依據上述之說明而作其它種種之改良,惟這些改變仍屬於本發明之發明精神及以下所界定之專利範圍中。 還有,在上述實施例中,採用行動電話或自動驗票門為通訊終端,不過本實施例不以此為限。通訊終端也可以是數位相機、個人數位助理(PDA)、遊戲機、電子字典、平板電腦等,只要有讀寫器之功能與警報部之產品都可以。 還有,在上述實施例描述之流程圖中的步驟包含處理流程,依據描述順序理所當然的以時間序列執行。同時步驟包含不一定要依時間序列執行的處理流程,而是可並行地或個別地執行。同時,不言而喻,甚至在依據情況以時間序列執行的步驟中,是可以適當地改變處理流程順序。 在這方面來說,也有可能在下列方法中配置這種技術。 (1)一種通訊終端,包括:一通訊部,配置為與一外部設備執行非接觸通訊;一警報部;及一控制部,配置為決定出通訊部與外部設備之通訊狀態,且如果通訊狀態被決定出為一通訊錯誤狀態,則控制部配置為依據通訊錯誤時之通訊資料,使警報部發出一警報以提示一使用者改變通訊終端與外部設備之一相對位置。 (2)如第(1)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通訊資料係自外部設備接收之封包資料,及控制部依據封包資料中一通訊錯誤部分來改變一相對位置之位移。 (3)如第(2)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控制部使警報部發出一警報以決定出來自外部設備之封包資料之接收順序之較早部分之通訊錯誤時之相對位置之位移,係較在一接收順序之一較晚部分中之通訊錯誤時之相對位置之位移為大。 (4)如第(3)項所述之通訊終端,更包括一電壓量測部,其配置為量測在通訊部之一電壓,其中封包資料包含一資料主體以及一額外部分,資料主體具有以接收順序之晚期順序,額外部分具有以接收順序之早期順序並標示出資料主體之開始位置,及當控制部決定出通訊錯誤發生在資料主體與額外部分之間之額外部分,則控制部使電壓量測部量測電壓。 (5)如第(4)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當通訊狀態被決定出為一通訊錯誤狀態,在電壓量測部量測電壓之後,控制部使警報部發出一警報以提示使用者改變相對位置,及當在警報部警報後再次量測之電壓為小於警報前量測之電壓,則控制部使警報部以一不同之警報模式來警報。 (6)如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之述之通訊終端,其中控制部使警報部隨著相對位置之位移發出通訊終端之位移之一警報往一預定之方向移動。 (7)如第(6)項所述之通訊終端,更包括一移動偵測部,經設置為在警報部發出警報後偵測行動終端之位移方向,其中如果控制部決定出在移動偵測部偵測位移之後,該通訊錯誤仍繼續,則控制部使警報部警報從移動偵測部偵測之位移方向位移到一不同之方向。 (8)如第(7)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當控制部在移動偵測部偵測位移後決定出通訊錯誤仍繼續,則控制部使警報部警告從移動偵測部偵測之位移方向位移到一相反方向。 (9)如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之述之通訊終端,其中警報部至少有一個係顯示資訊之顯示部、一發光之發光部、一振動終端主體之振動部、及一輸出聲音之聲音輸出部。 (10)一種通訊之方法,包括:一通訊終端與一外部設備執行非接觸通訊;通訊終端決定出與外部設備之一通訊狀態;及當通訊狀態決定出為一通訊錯誤狀態,則通訊終端之一警報部發出一警報以提示一使用者在通訊錯誤時依據通訊資料來改變通訊終端與外部設備之一相對位置。 (11)一種用來使一電腦執行處理流程之程式,包含:一通訊終端與一外部設備執行非接觸通訊;通訊終端決定出與外部設備之一通訊狀態;及當通訊狀態被決定出為一通訊錯誤狀態,使通訊終端之一警報部發出一警報以提示一使用者在通訊錯誤時依據通訊資料來改變該通訊終端與該外部設備之一相對位置。 本發明包含有關在2011年03月30日時揭露於日本優先專利申請公開號JP2011-074425的技術,其全文內容茲以提述方式納入。 10‧‧‧通訊系統 100‧‧‧通訊終端 102‧‧‧調變部 104‧‧‧通訊天線 200‧‧‧IC卡 204‧‧‧通訊天線 402‧‧‧天線線圈 404‧‧‧諧振電容 406‧‧‧非接觸通訊IC 408‧‧‧行動電話控制部 410‧‧‧電壓量測部 412‧‧‧顯示部 414‧‧‧振動部 416‧‧‧LED 418‧‧‧揚聲器 420‧‧‧加速部 700‧‧‧通訊終端 706‧‧‧非接觸通訊IC 708‧‧‧行動電話控制部 712‧‧‧顯示部 第1圖係顯示通訊系統之組構圖。 第2圖係顯示通訊終端與IC卡之電路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通訊終端之詳細組構圖。 第4圖係顯示通訊資料之資料結構圖。 第5圖係顯示通訊故障之範例圖。 第6圖係顯示在非接觸通訊故障之時,在顯示部顯示訊息提示使用者改變通訊終端相對位置之狀態圖。 第7A圖係顯示通訊故障時之警報處理流程圖之一。 第7B圖係顯示通訊故障時之警報處理流程圖之二。 第8圖係顯示如比較之範例的通訊終端配置圖。 第9圖係顯示如比較之範例的通訊終端的顯示部的顯示範例。 100‧‧‧通訊終端 402‧‧‧天線線圈 404‧‧‧諧振電容 406‧‧‧非接觸通訊IC 408‧‧‧行動電話控制部 410‧‧‧電壓量測部 412‧‧‧顯示部 414‧‧‧振動部 416‧‧‧LED 418‧‧‧揚聲器 420‧‧‧加速部 P‧‧‧天線末端
权利要求:
Claims (11) [1] 一種通訊終端,包含:一通訊部,配置為與一外部設備執行非接觸通訊;一警報部;以及一控制部,配置為決定出該通訊部與該外部設備之通訊狀態,且如果該通訊狀態被決定為一通訊錯誤狀態,則該控制部配置為依據該通訊錯誤時之通訊資料,使該警報部發出一警報以提示一使用者改變該通訊終端與該外部設備之一相對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該通訊資料係自該外部設備接收之封包資料,以及該控制部依據該封包資料中之一通訊錯誤部分來改變一相對位置之位移。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該控制部使該警報部發出一警報以決定來自該外部設備之封包資料之接收順序之較早部分之該通訊錯誤時之該相對位置之位移,係較在一接收順序之一較晚部分中之該通訊錯誤時之該相對位置之該位移為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通訊終端,更包含一電壓量測部,其配置為量測在該通訊部之一電壓,其中該封包資料包含一資料主體以及一額外部分,該資料主體具有以接收順序之晚期順序,該額外部分具有以接收順序之早期順序並標示該資料主體之開始位置,以及當該控制部決定該通訊錯誤發生在該資料主體與該額外部分之間之該額外部分,則該控制部使該電壓量測部量測該電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當該通訊狀態被決定為一通訊錯誤狀態,在該電壓量測部量測該電壓之後,該控制部使該警報部發出一警報以提示該使用者改變該相對位置,以及當該警報部警報後再次量測該電壓為小於該警報前量測之該電壓,則該控制部使該警報部以一不同之警報模式來警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該控制部使該警報部隨著該相對位置之該位移發出該通訊終端往一預定之方向移動之該位移之一警報。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通訊終端,更包含一移動偵測部,經設置為在該警報部發出該警報後偵測該通訊終端之該位移,其中如果該控制部決定在該移動偵測部偵測該移動之後,該通訊錯誤仍繼續,則該控制部使該警報部警告從該移動偵測部偵測之該移動方向移動到一不同之方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當該控制部在該移動偵測部偵測該移動後決定該通訊錯誤仍繼續,則該控制部使該警報部警告從該移動偵測部偵測之該移動方向移動到一相反方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該警報部至少具有顯示資訊之顯示部、發光之發光部、振動終端主體之振動部、及輸出聲音之聲音輸出部之一者。 [10] 一種通訊之方法,包含:一通訊終端與一外部設備執行非接觸通訊;該通訊終端為決定與該外部設備之通訊狀態;以及當該通訊狀態被決定為一通訊錯誤狀態,則該通訊終端之一警報部發出一警報以提示一使用者在該通訊錯誤時依據通訊資料來改變該通訊終端與該外部設備之一相對位置。 [11] 一種用來使一電腦執行處理流程之程式產品,包含:一通訊終端與一外部設備執行非接觸通訊;該通訊終端決定與該外部設備之一通訊狀態;以及當該通訊狀態被決定為一通訊錯誤狀態,則該通訊終端之一警報部發出一警報以提示一使用者在該通訊錯誤時依據通訊資料來改變該通訊終端與該外部設備之一相對位置。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30139B|2016-04-11|通訊終端、通訊方法及程式 US9413430B2|2016-08-09|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of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 NFC enabled devices CN106055127B|2020-07-31|具有双向通信的有源笔 TWI454022B|2014-09-21|觸控式電子裝置以及降低無線通訊信號干擾觸控感測功能的方法 JP2006073394A|2006-03-16|Icタグ実装ハーネス、およびハーネス実装方法 JP6650602B2|2020-02-19|蓄電池パックの制御方法及び蓄電池パック JP2006302179A|2006-11-02|無線タグ、無線タグ読み書き装置、無線タグ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無線タグシステム JP2012117905A|2012-06-21|Rfidタグ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rfidタグの位置検出方法 EP2797026B1|2018-08-08|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842232B2|2017-12-12|Wireless tag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tag communication program JP2011513813A5|2012-03-01| KR102272243B1|2021-07-06|카드 리더기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US20140024309A1|2014-01-23|Nfc radio control in a mobile device US9886603B2|2018-02-06|Equipment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equipment inspection method JP2007094773A|2007-04-12|Icタグ、icタグ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データ通信方法 JP6922268B2|2021-08-18|リーダ装置およびリーダ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30278417A1|2013-10-24|Portable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tate of the same JP2010054227A|2010-03-11|タグの三次元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US11057076B2|2021-07-06|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US10945210B2|2021-03-09|Control system for a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727841B1|2017-08-08|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picking operation errors US20220063109A1|2022-03-03|Determining the center position of a semiconductor wafer US20210319687A1|2021-10-14|Moisture sensors JP2019193021A|2019-10-31|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末の制御方法 JP5282535B2|2013-09-04|状態変化検知システム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JP2012208771A|2012-10-25| TWI530139B|2016-04-11| US9083813B2|2015-07-14| CN102739853B|2016-06-01| CN102739853A|2012-10-17| EP2506543A1|2012-10-03| US20120249337A1|2012-10-04| EP2506543B1|2014-12-24| JP5670798B2|2015-02-18|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5029183A|1989-06-29|1991-07-02|Symbol Technologies, Inc.|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3240017B2|1993-01-11|2001-12-17|ソニー株式会社|Mpeg信号記録方法およびmpeg信号再生方法| SG54559A1|1996-09-13|1998-11-16|Hitachi Ltd|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ic card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ic card| US5945660A|1996-10-16|1999-08-31|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wireless bar code reader| JP3111966B2|1998-01-30|2000-11-27|日本電気株式会社|携帯電話装置| JP2000251038A|1999-03-03|2000-09-14|Toshiba Corp|無線情報記憶媒体及び無線情報記憶媒体の配置方法| US6307468B1|1999-07-20|2001-10-23|Avid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c.|Impedance matching network and multidimensio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coil for a transponder interrogator| JP4868195B2|2000-10-24|2012-02-01|ソニー株式会社|電子機器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5045557A|2003-07-22|2005-02-17|Sony Corp|通信装置| JP2005071102A|2003-08-25|2005-03-17|Toshiba Corp|無線通信機器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0818392B1|2004-05-31|2008-04-02|가시오게산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정보수신장치, 정보전송장치, 정보수신방법 및 기록매체| US7229021B2|2004-06-07|2007-06-12|Nokia Corporation|Indicia reader with synchronized light sourc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7667572B2|2004-07-30|2010-02-23|Reva Systems Corporation|RFID tag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O2006023674A1|2004-08-16|2006-03-02|Abr, Llc|Rfid transducer alignment system| US7375616B2|2004-09-08|2008-05-20|Nokia Corporation|Electroni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nabled multifunctional device and method of its operation| JP5100966B2|2005-01-17|2012-12-19|ソニー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非接触型近距離無線通信装置、携帯電話端末| JP2007005999A|2005-06-22|2007-01-11|Denso Wave Inc|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通知制御方法| US20070141997A1|2005-12-15|2007-06-21|Symbol Technologies, Inc.|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tenna integration techniques in mobile devices| JP4951631B2|2006-03-15|2012-06-13|フリースケール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wlan)半導体チップの向上した転送速度適応と低電力制御のための最適化方法、wlanデバイス、および通信デバイス| US7769345B2|2006-09-29|2010-08-03|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Device and method for guiding a user to a communication position| US7840237B2|2007-02-08|2010-11-23|Microsoft Corporation|Enabling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based on short range wireless devices| JP5033532B2|2007-07-30|2012-09-26|京セラ株式会社|通信端末| JP2009140406A|2007-12-10|2009-06-25|Sanden Corp|非接触icチップリーダライタ| JP4572936B2|2008-01-18|2010-11-04|ソニー株式会社|遠隔操作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1527185B1|2008-02-29|2015-06-08|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수동 rfid의 대용량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014791B2|2008-06-30|2011-09-06|Intelligent Sciences, Ltd.|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of a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within a volume| KR101524616B1|2008-07-07|2015-06-02|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자이로센서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126433B2|2008-09-15|2012-02-28|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that communicate via transferjet and NFC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pairing| US8138938B2|2008-10-28|2012-03-20|The Boeing Company|Hand-held positioning interface for spatial query| JP2010118773A|2008-11-11|2010-05-27|Toshiba Corp|無線通信端末| US8384679B2|2008-12-23|2013-02-26|Todd Robert Paleczny|Piezoelectric actuator arrangement| FR2942060B1|2009-02-11|2016-02-12|Oberthur Technologies|Entite electronique apte a communiquer avec un lecteur et procede mis en oeuvre au sein d'une telle entite electronique| JP5223736B2|2009-03-11|2013-06-26|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情報読取装置| US8593255B2|2009-04-24|2013-11-26|Nokia Corporation|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ser interaction via transponders| JP2011003948A|2009-06-16|2011-01-06|Sony Corp|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同期検出装置及び同期検出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US9455768B2|2009-09-24|2016-09-27|Blackberry Limited|Communications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JP2011074425A|2009-09-29|2011-04-14|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複合材料|JP6012204B2|2012-03-06|2016-10-25|株式会社メガチップス|測位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測位方法| US9400904B2|2014-06-13|2016-07-26|Verily Life Sciences Llc|System for aligning a handheld RFID reader| WO2016110976A1|2015-01-08|2016-07-14|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携帯端末、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009491B2|2015-04-06|2018-06-26|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BR112021005150A2|2018-10-02|2021-06-15|Capital One Services, Llc|sistema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método para guiar um dispositivo de transmissão, e, aplicação de recepção|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074425A|JP5670798B2|2011-03-30|2011-03-30|通信端末、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